由于登革熱病例不斷增加,當?shù)貢r間9月8日,菲律賓保和省宣布進入災難狀態(tài)。據悉,今年以來,菲律賓全國確診登革熱病例已超13萬例。市疾控中心提醒:目前,南美洲的巴西與阿根廷等地正處登革熱高發(fā)期,東南亞國家如孟加拉、菲律賓、泰國、新加坡等地報告病例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,疫情形勢嚴峻。前往南美洲和東南亞旅行、探親、務工期間應當采取適當措施,做好預防。
登革熱是什么?
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,經伊蚊(俗稱花蚊子)叮咬傳播的一種以發(fā)熱、皮疹和全身疼痛為主要癥狀的急性傳染病,主要由“患者→伊蚊→其他人”的途徑傳播。人與人之間一般不會直接傳播。登革熱患者或隱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,病毒在伊蚊體內一般需經大約8-10天的增殖后,才可以通過叮咬將病毒傳播給人。我國人群普遍易感,感染后,潛伏期一般為1-14天,但也有部分人不發(fā)病(稱為隱性感染者)。
該病廣泛流行于東南亞、西太平洋地區(qū)和非洲南部等熱帶、亞熱帶國家和地區(qū)。近年來,我國登革熱疫情主要為境外輸入病例引起的本地傳播疫情,主要來源國為緬甸、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亞、泰國、老撾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和南亞國家;多分布在廣東、云南等沿;蜓剡叺貐^(qū)。登革熱高發(fā)季節(jié)為夏秋季,一般自5月開始逐漸增多,8-10月為發(fā)病高峰期。
在我國,登革熱的傳播媒介是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,俗稱“花蚊子”。埃及伊蚊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海南省沿海市縣及火山巖地區(qū)、廣東省雷州半島、云南省的邊境地區(qū)和臺灣省南部,盡管分布局限,但它對登革熱的傳播能力強于白紋伊蚊。與白紋伊蚊相比,埃及伊蚊與人類更為“親近”,喜歡與人類共居一室,飲用貯水缸、水培植物、花盆托、腌菜壇、飲水機等都是它們繁衍后代的溫床。
目前,登革熱尚無經審批注冊的疫苗上市,也尚無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,主要采取支持及對癥治療措施。治療原則是早發(fā)現(xiàn)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、早防蚊隔離。重癥病例的早期識別和及時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。
如何預防登革熱?
去登革熱流行區(qū),如何預防登革熱?市疾控中心表示,可以選擇穿淺色長袖衣褲,使用驅蚊產品。同時安裝紗門、紗窗,出門前在酒店房間使用蚊香、滅蚊氣霧劑等,哪怕是高檔酒店,也要注意室內滅蚊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在逗留期間出現(xiàn)可疑癥狀,需要及時就診。返回本地后,如果2周內出現(xiàn)發(fā)熱,要及時就診并說明登革熱流行區(qū)旅行史。居家或住院治療時,做好防蚊隔離,包括使用蚊帳和紗門紗窗、穿長袖衣褲、噴灑蚊蟲驅避劑等措施,減少不必要外出活動。
怎樣減少伊蚊孳生?
為減少伊蚊孳生,應采用多種手段清除孳生場所。要經常翻盆倒罐,清理住家及周圍各類積水,保持住家及周圍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整潔,清除各種衛(wèi)生死角和垃圾。人、畜飲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積水容器要5-7天徹底換水一次。家中減少種養(yǎng)水生植物,已種養(yǎng)的容器5-7天徹底換水一次。住家及周圍景觀水體,可放養(yǎng)觀賞魚或本地種類食蚊魚。輪胎要整齊存放于室內或避雨場所,堆在室外時要用防雨布嚴密遮蓋,戶外廢棄輪胎要打孔,難以清除積水的輪胎可用雙硫磷殺滅幼蚊。同時,住家周圍外的環(huán)境植被可用敏感公共衛(wèi)生殺蟲劑殺滅伊蚊成蚊。
(廈門日報記者 陳莼)